LOW-E玻璃與清玻璃的室內舒適度、空調耗電差異性分析(第78期)
摘要
本研究探討建築玻璃窗面向西南,空間規模及使用情境相仿的兩房間窗玻璃分別採LOW-E玻璃、清玻璃時的室內舒適度與空調耗電差異。研究結果顯示,採用LOW-E玻璃能減少日射熱量進入室內,降低室內玻璃表面熱流,達隔熱效果。採用LOW-E玻璃房間的空調耗電較採用清玻璃房間空調耗電減少約16%,也具有較佳的室內舒適度。
前言
2023年的國內住宅與服務業部門的電力消費佔整體的36.1% [1];若將住宅與服務業部門的建築用電依項目分類,其中電力消費主要在於空調用電,其次依序為插座用電、照明用電、其它用電。因此住宅與服務業部門不論是建築整體節能或是空調系統節能,皆成為相當重要的議題,如何在建築設計或改善時,兼顧個別系統與系統整合效率,對於設計或改善結果最終是否有效節能至關重要。如目前市面對於窗戶的隔熱性能改善,大多選擇隔熱膜或節能玻璃等產品。國內的綠建材評估手冊[2]有制定各項數據須符合的標準,如遮蔽係數 Sc 值(shading coefficient),節能玻璃之遮蔽係數評定基準為Sc值≦ 0.35。
由於國內建築樣態多元、使用型態各有不同,各類建築節能潛力各有差異,相同技術或材料在不同的建築案例應用時的節能效益常有落差,特別是採用節能建材之節能效果又間接依附在空調使用條件之下,呈現複雜難以具體量化之態勢。因此本研究以「亞熱帶綠能建築技術研發測試平台SPINLAB」探討LOW-E玻璃、清玻璃的室內舒適度與空調耗電影響。
實驗配置
本研究的實驗參數,如表一,並以「亞熱帶綠能建築技術研發測試平台SPINLab」[3]進行測試;主要探討LOW-E玻璃、清玻璃的室內舒適度與空調耗電影響。表二為清玻璃與的LOW-E玻璃光學性質表。實驗情境以辦公空間為模擬情境,建築座向西南、A, B兩室以相同配置佈置(如圖一所示),單側牆面的開窗率為40%、分別有4張辦公桌椅、2個假人與電腦發熱器、4個溫濕度感知器(距離地面170公分)、2個熱舒適指標PMV(Predicted Mean Vote)量測設備、室內空調機為HITACHI RAS-110NJP。空調開啟的設定溫度為26oC,風速設定強,開啟時間為8點到18點。
前述所謂PMV(Predicted Mean Vote)熱舒適指標是1970年代由堪薩斯州立大學和丹麥技術大學的Povl Ole Fanger教授所開發,而後被各國廣泛使用的熱舒適模型。該模型以量測氣溫、平均輻射溫度、空氣速度、濕度,並依情境代入人體代謝率和著衣量,綜合計算指標,指標值+3、+2、+1、0、-1、-2、-3分別依序表示:熱、溫暖、微溫、中性、微涼、涼、寒冷;一般定義-0.5 <PMV <+0.5為舒適範圍。
表一、實驗參數表
玻璃種類 | LOW-E玻璃 ( A室) | 清玻璃 (B室) |
使用情境 | 辦公室 | |
建築座向 | 西南 | |
空調設定溫度與開啟時間 | 26℃ (風速強) 早上8點至下午18點 | |
空調機種 | HITACHI RAS-110NJP | |
室內熱負載 | 2人+2台電腦(辦公室情境)共1kW | |
單側牆面開窗率 | 40% |
表二、玻璃光學性質表
檢測項目 | LOW-E玻璃 (24 mm) | 清玻璃 (12 mm) |
1. 可見光穿透率(380nm~780nm) | 50% | 85.82% |
2. 可見光反射率(380nm~780nm) | 16% | 7.44% |
3. 日光穿透率(300nm~2500nm) | 23% | 66.92% |
4. 日光反射率(300nm~2500nm) | 32% | 6.17% |
5. 遮蔽係數Sc | 0.31 | 0.849 |
6. 總熱傳係數U (W/m2-K) | 1.20 | 5.534 |
圖一、實驗情境佈置
結果與討論
圖二顯示建築座向西南的溫度變化數據圖,戶外全天溫度約在25.9至35.8oC;A室(LOW-E玻璃)的AC全天溫度變化約25至28oC,A1至A4的全天溫度變化約在24.1至28.9oC,A1與A2的溫度變化高於A3與A4,此現象是由於A1與A2靠近玻璃開口部,受到陽光與戶外溫度影響較為顯著,因此溫度變化會高於A3與A4。A1至A4的平均溫度,如圖二的A room曲線所示。
B1至B4的全天溫度變化約在24.1至29.2oC,B1與B2的溫度變化高於B3與B4,此現象是由於B1與B2靠近玻璃開口部,受到陽光與戶外溫度影響較為顯著,因此溫度變化會高於B3與B4。此外,圖三顯示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,各點溫度(對稱點位)差距,可以發現全天的差距都在-3.5至+1.1oC內。
圖二、戶外、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各點溫度變化
圖三、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各點溫度差距變化(對稱點位)
圖四顯示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熱通量(H)與表面溫度(T)變化。A, B兩室玻璃面的熱通量(H)在7點之後會開始上升,約16點達到最大值之點後開始下降。由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熱通量變化可發現,A室(LOW-E玻璃)的熱通量(H)低於B室(清玻璃)。此現象為A室的LOW-E玻璃減少陽光的熱量進入室內,降低室內玻璃表面的熱,使得A室(LOW-E玻璃)量到的熱通量(H)與表面溫度(T)會低於B室(清玻璃)。
圖四、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熱通量和溫度變化
圖五顯示8點到18點空調開啟的時間,B室(清玻璃)耗電量在15點之後開始大於A室(LOW-E玻璃),A室(LOW-E玻璃)的耗電量相比於B室(清玻璃),節省約16%。
圖五、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空調耗電變化
圖六顯示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PMV值變化,可以發現8點到18點之間,靠窗戶玻璃側(A1與B1)的PMV值會高於室內側(A2與B2),此現象主要是靠窗戶玻璃側,較易受到陽光的影響,量測到的輻射溫度與空氣溫度也較高。但A室(LOW-E玻璃)A1與A2的PMV值都會略低於B室(清玻璃)B1與B2;A室(A1與A2)的PMV值,於12點到16點為0到1,明顯低於B室(B1與B2)的0到3,此結果顯示A室(LOW-E玻璃)有較佳的室內舒適度。
圖六、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PMV值變化
結論
- 於沙崙SPINLAB實驗發現,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熱通量差異比較,可發現A室熱通量都會低於B室。原因為LOW-E玻璃鍍膜與雙層中空結構可有效減少室內側玻璃表面熱流;Sc值 (Sc = 0.31)亦明顯低於清玻璃的Sc值(Sc = 0.849),可減少日射熱量進入室內,達到隔熱的效果,並致使A室(LOW-E玻璃)的空調耗電量較B室(清玻璃)節省約16%。
- 8:00到18:00空調開啟時段,A室(LOW-E玻璃)與B室(清玻璃)的PMV值於12:00到16:00有明顯的差異。當玻璃的熱通量增加時,A室跟B室的PMV差異就會越明顯。整體而言,A室(LOW-E玻璃)會比B室(清玻璃)有較佳的室內舒適度。
誌謝
本文承經濟部能源局111年「住商智慧節能系統技術與示範應用計畫 (1/3)」補助研究經費方得以順利完成階段性研究工作,於此謹申謝忱。
參考文獻
- 經濟部,能源統計手冊,中華民國112年。
-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,綠建材解說與評估手冊(上、下),2020年。
- Hsing-Yun Huang , Wei-Chieh Hu, Chun-Kuei Chen, Ta-Hui Lin, Feng-Yi Lin, Chung-Chih Cheng, Tzu-Ching Su and Pei-Yu Yu,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Window Films on the Indoor Environment and Air-Conditioning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Buildings, Energies, 17(6), 1388, 2024.